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知识点详解

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

现在人们把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当作恋人之间执手偕老的承诺,形容爱情的永恒,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它在创作时的含义与此时人们的理解大相径庭,你知道它最初的意思是什么吗?

“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出自《诗经•邶风•击鼓》,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。《诗经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从内容上分为《风》《雅》《颂》三个部分。首先,“子”在古代一般是对男性或者地位尊贵者的尊称,普通百姓尤其夫妻之间不会这么称呼;其次,《邶风》讲的是邶国的诸侯事,以战争为主,所以这句话更像是战士之间的约定。 (更多自考学习资料、试题可下载希赛自考题库查看——)

因此,很多学者认为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最初是战场上两个男人之间同生共死的承诺,只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,人们把它看作是爱情的誓言。这个内容在我们的考试中也是一个重要考点噢,下面我们一起看一道题目:

从反映的社会人生内涵上说,《诗经•邶风•击鼓》属于( )。

A.史诗 B.婚恋诗 C.哲理诗 D.政治讽喻诗

《诗经》与实际的社会人生联系十分紧密,根据它的社会人生内涵划分,主要有四个类型:“婚恋诗、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、政治讽喻诗、史诗”,“政治讽喻诗”大多是人们对政治人物或政治现象的感受,《邶风•击鼓》描写了主人公被迫从军南征,调停陈、宋两国关系,诗从体现战争气氛的鼓声写起,渲染出一幅兵荒马乱的情景,抒发主人公的怨愤情绪。因此,《诗经•邶风•击鼓》属于一首政治讽喻诗,本题的答案是D,你选对了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Top